时讯动态

通知公告 更多…
刘江永:学然后知不足,学习永远在路上

2022-12-27

近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公布100位第十三批首都市民学习之星名单,清华大学教授刘江永榜上有名。自2003年进入清华任教以来,刘江永潜心从事国家安全理论和日本方向的研究。迄今为止,他单独及合作著书40余部,发表论文及时评文章500余篇。到清华大学以来,他的研究成果屡获奖项,其中包括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三次(其中一次集体合作)、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中组部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一部专著入选国家社科文库,一部专著入选教育部社科文库,他还荣获清华大学防疫期间在线教学优秀教师奖。如今,刘江永仍笔耕不辍,他说“学然后知不足,学习永远在路上”。
2021年7月9日,刘江永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暨北京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清华大学获奖教师座谈会上发言
“求学之路虽坎坷,却磨练了我的意志”
刘江永出生于一个革命军人家庭。在兵荒马乱的旧中国,家境贫寒的父母没有读书机会,连小学都未毕业。因此,他们总是鼓励孩子努力学习。
回望漫漫求学之路,刘江永反复提到“坎坷”二字。刚上小学时,他因父母工作调动转过三次学校。“每换一个新环境,连课本都不一样,很没自信。”刘江永笑着回忆道,“直到小学二年级学习成绩都不好,还淘气好动,彻底输在了起跑线上。”
幸运的是,他在小学时遇到了几位好老师:年轻的王老师曾经带领同学们去人民大会堂观看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后来王老师选择到新疆支教,这种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感动着刘江永。另一位是教数学的闫老师,她因班里学生搞恶作剧险些被绊倒,却采取了温和宽容的态度,令刘江永肃然起敬。在闫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刘江永开始养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当他在数学竞赛中获得第一名之后,闫老师亲手绘制了一副火箭升空的奖状,表扬他的学习像火箭一样突飞猛进。这使幼小的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不然对不起老师们的付出。”
雷锋、焦裕禄的先进事迹深深影响着少年时期的刘江永。他学习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小学四年级便开始自学《毛泽东选集》中的许多篇章,如《反对自由主义》《反对本本主义》《矛盾论》《实践论》。他学习优秀县委书记焦裕禄的事迹后,针对自己在作业和考试中出现的错误,认识到应该像焦裕禄治理沙丘那样,以追风沙的精神找到产生错误的根源,以免重犯。这篇学习感想发表在《中国少年报》上,在全国少儿读者中产生了广泛影响。就这样,刘江永从一名学习落后的学生逐渐成长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并从小学三年级起担任全校大队学习委员。
转眼间,时间来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16岁的刘江永来到黑龙江汤原县的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不久又调到荒无人烟的萝北县,在松花江边开荒建点。他在冰天雪地里一干就是6年,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学习。
在求知欲最强的时期,刘江永却面临着学习资源匮乏的窘境,无法接受系统的教育培养,这反而激发了他抓紧时间认真读书的劲头。熄灯前的业余时间、出差的路途中,都是他看书学习的好时机。他对好不容易拿到手的书籍十分珍视,对文史哲方面的图书更是爱不释手,一次借到一套《红楼梦》,他便利用出差时间一口气读完。1972年9月,刘江永听到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消息,便利用回北京探亲的机会买了北京大学出版的日本语教材,尝试自学日语。
在书中畅游,他享受着难得的快乐。学习资源少,他就反复精读毛选中的《矛盾论》和《实践论》,并联系生活和工作实际认真撰写读书笔记。不仅如此,到黑龙江兵团后,他在救火、救人现场总是冲在前面,曾被评选为团、师和兵团的学习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先进代表。1971年3月20日,刘江永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2021年7月1日,刘江永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1975年,当时的中国尚未正式恢复高考,上级传来北京外国语大学(原北京外国语学院)的招生消息,在全团3万多青年只有两个推荐名额。此前,刘江永作为连队的干部已连续几年将推荐名额让给别人。这年他22岁,面临着外语专业招生的最后年龄限制。他非常渴望有上大学的机会,而这次在群众评议过程中,他和本单位的另外一名同事都被推举出来。于是,他们共同参加了最后一轮投票表决。结果他和另外那位同事都把票投给了对方,最终仅凭借一票优势,刘江永被确定参加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面试。就这样,他顺利通过面试,获得了上大学的宝贵机会,迎来了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学习机会来之不易,我要留下自己的足迹”
1975年,重回日思夜想的校园,刘江永倍加珍惜,决心“绝不辜负推荐自己上大学的兵团战友”。他像上满发条一样动力十足,从早上6点至晚上11点,除了吃饭和锻炼时间以外,刘江永每天要学习12至14个小时。除了日语专业外,汉语、哲学、国际关系史、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以及第二门外语英语的学习,他都没落下。在校期间,刘江永还作为长跑队长坚持体育锻炼,曾获得全校1500米中长跑比赛第一名,锻炼了体魄和意志品质。
大学毕业后,刘江永被分配到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原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为把在黑龙江失去的6年学习时间补回来,别人每天工作8小时,他坚持工作12小时以上。因单位工作安排,直到工作7年后,他才有机会参加全国的硕士研究生考试。他表示,“作为共产党员,只要组织有需要,我就踏实工作,一旦组织给了考研的机会,我就加倍珍惜,绝不辜负。”1985年9月,刘江永考取国际政治专业硕士研究生,他继续和时间赛跑,只用了一年半时间就以优秀的成绩完成了15门课程的学习,并撰写出硕士论文《试论我们所处的时代》。
1987年4月,获得硕士学位的刘江永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在从事研究的同时攻读博士学位。那段时间,刘江永如同图书“搬运工”,每周到学校都要将书满满地塞进书包,乘地铁回到住处后苦读,不到一年背烂了一个书包。在博士论文指导老师的严格要求下,他每周完成3000字的日文论文提交给导师,再将上次导师修改好的文章重新誊清。如此坚持近一年,他的博士论文已完成约13万字。
就在此时,单位传来消息,要求刘江永回国工作。不得已之下,他中断了攻读博士的过程。但是,刘江永并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在他心里,学习从来不只是为了拿学位、得奖励、评职称,而是获得真才实学,能实实在在地解决国家和人民面临的难题。他在早稻田大学的博士论文虽没写完,但其中部分内容获得了日本的国际征文奖。1988年5月他回国工作,不久就被破格聘为副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1992年被聘为研究员(正教授),担任研究室主任。
其后,他曾到澳大利亚、美国访学,虽然时间不长,但收获很大。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三个月的时间里,他几乎每天都是研究所最早来、最晚走的那一个。在回国前去机场的前一刻,他还在对着电脑屏幕敲键盘,完成他人生中第一篇3万字的英文论文,该文后来作为该研究所的Working Paper发表。在哈佛大学,他用日文和英文撰写了小论文《中国的日本研究》发表在研究通讯上。他总是力求在走过的每个学术机构都留下自己科研的足迹。他说:“人生百年不过36500天,非常短暂。我因为曲折的经历又耽误了不少时间,所以一旦有机会我就要奋起直追,在有限的生命长度中不断拓宽生命的宽度,争取多活出几个人生。”
“研究要以问题为导向,急国家和人民之所急”
2003年,刘江永应邀到清华任教,一方面他喜欢清华自由开放的学术环境、严谨科学的治学氛围,在这里他可以继续潜心国家安全理论和日本方向的研究;另一方面,清华大咖云集、各学科繁荣发展,他想在这里和不同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交流沟通、思想碰撞,力求突破更多当前国家、社会急需解决的难点问题。
刘江永在清华大学期间获得的部分荣誉证书
在求学之路上,刘江永获得博士学位的经历也颇为曲折。2003年,他作为教授可以在清华大学担任博士生导师,但是他却选择了首先圆自己的博士梦。根据清华大学相关规定,他以同等学力博士的身份在教课的同时继续学习,只用一年时间便完成了约30万字的博士论文,2005年顺利通过答辩并荣获清华大学优秀论文二等奖,时隔17年,刘江永终于获得法学博士学位。他在博士论文基础上完成的学术专著《中国与日本:变化中的“政冷经热”关系》,于2007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荣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
近20年来,刘江永一直在清华讲授《国家安全概论》《日本研究》《国际战略分析》《日本政治经济外交》等课程。他通过联系实际学习古今中外的国家安全思想,于2004年撰文提出“可持续安全”概念,强调“重视综合安全,提倡合作安全,谋求共同安全,争取持久安全”。2016年,他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可持续安全论》,为我国“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全球新安全观”提供了具有原创性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他于2006年提出中国的地缘战略理论“海陆和合论”,对共建“一带一路”产生着积极作用。
在刘江永看来,研究选题要贴近人民、国家和人类社会的实际需求并具有前瞻性,努力为国家安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服务。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就开始着手钓鱼岛归属问题的资料搜集。“当年虽然我们同日本搁置了相关的争议,但它迟早会成为中日关系的一个症结。”刘江永感慨道,“作为一名中国的研究者,我有责任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从证据链到法理,证明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经过近40年的研究积累和文献考据,刘江永于2016年在人民出版社出版专著《钓鱼岛列岛归属考:事实与法理》,获得海峡两岸学界高度评价,荣获2020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
在一些同行眼中,刘江永似乎有点“不务正业”,他作为一名国际关系领域的专家学者,偏偏要去长期从事沙尘暴、雾霾防治问题的研究。但刘江永不以为然,6年的兵团生活不仅锻炼了他的身体和意志,更让他养成向大地和实践学习的习惯。他不仅是善于交叉学科研究的学者,也是工作现场的实干家。街边的垃圾桶、阳台外的天空、校园的下水道……天地之间,无一不是刘江永的科研场所。多年来,他一直通过大量观察法,就防治中国北方沙尘暴和雾霾做业余研究。
根据刘江永的建议,清华校园里的下水道重修后,路面不再积水
为从根本上治理雾霾,他经过考察提出了“顺天通地治理雾霾”和“吸尘防涝城市建设”等调研报告。为确保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的蓝天,他又建议中国气象局从2021年秋天起加强北方地区人工增雨雪,具体措施得到认可并落实。为防治发生城市洪水、内涝和每逢南风便给北京带来的雾霾,他向相关部门提交改造雨水下水道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得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反馈和肯定。
新冠疫情发生后,他全力投入在线教育与研究,并发表《可持续安全与全球防疫规则》一文,提出从共同防疫、综合防疫、合作防疫三方面构建全球可持续防疫规则。他培养的学生中,有人本科在校期间便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有人已经成长为高级外交官或研究人员,作为国家相关事业的栋梁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今,刘江永虽已退休,但仍在继续授课,同时指导多名硕士留学生完成毕业论文,每年平均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三篇论文,完成一两项部委交办的研究课题,参与10多场国内外线上研讨会,并受清华大学书院党委委托承担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实际工作量反而增加了,他笑称“自己的第二份工作才刚刚开始”。在刘江永心中,过去的成绩从来不是学习路上的句号,很多问题还需要继续深入学习研究,他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诠释着“学然后知不足,学习永远在路上”的深刻内涵。
来源:清华新闻网



联系我们

电话:010-62780582

邮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

邮编:100084

Copyright© 2002 - 2020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