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讯动态

通知公告 更多…
《后疫情时期中非农业产业链合作报告》发布

2023-07-07

《后疫情时期中非农业产业链合作报告》发布

2023630日,在长沙举办的第三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所设的中非农产品产业链合作高端研讨会上,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唐晓阳发布了专项报告《中非农业产业链合作:新冠疫情后的动力与模式》。该报告受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ITC)委托,由唐晓阳教授带领系里青思智库研究团队历经半年时间完成。

本报告分析了非洲农业价值链上的挑战和机遇,基于对40家中国在非洲运营的农业企业的问卷调查与访谈,找出中国企业在价值链合作上的独特优势与阻碍,对中非农业合作的走势做出展望,也同时针对突出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非洲具有巨大的农业发展潜力和机遇,拥有世界上最年轻的劳动力群体,近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人均耕地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但是,非洲农业产值仅占GDP15%,甚至无法确保自身粮食安全。非洲农业发展的障碍是系统性和相互关联的,从种子供应,种植方式到贸易收购和加工运输,上下游农户与农业企业从规模到质量都普遍存在局限性,价值链环节之间相互制约,形成低水平恶性循环。而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管理环境,以及产业链延伸领域也较为落后。在非洲农业领域的投资项目既有发展机遇,也面临多重交织挑战,存在较高风险。

中国农业企业在非洲已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探索,也曾遭遇各种挫折,然而双方合作依然能克服重重阻力不断增长。这既因为过去四十年中国国内农业取得飞跃式发展,对发展中地区农业开发有丰富的经验和高涨的热情;也是由于在非洲运营的中国企业数量逐渐增多,覆盖从种植、贸易、物流到基建、加工、信息等一系列相关行业,逐渐形成了集聚效应,这些中国企业互相之间以及与非洲合作伙伴之间都有紧密互动,在农业价值链的不同环节做出改进努力。

当前全球地缘政治局势动荡,宏观经济面临困难,中国与非洲国家政府对双方农业合作更为重视。在《中非合作论坛—达喀尔行动计划(2022-2024)》、《全球发展倡议》等政策指引下,双方承诺共同合作推进农产品进出口减税、海关“绿色通道”、农业技术培训、新能源应用等。投资项目除秉承传统务实的经营战略,采用适应当地环境的实用技术改进外,还显著增加了遥感技术、无人机、基因测序、可再生能源等先进技术的使用。另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飞速发展的电子商务和饮食文化推动了非洲优质农产品在中国消费市场的影响与需求增长。通过精细加工、品牌化和专业化提升产品附加值成为近期中非农业合作的重要趋势。

本报告认为在新冠疫情结束后,中非农业合作的政策导引与市场动向都展现出有力的支持态势,尤其是非洲农产品对华出口增加推动了价值链的延伸。而科学技术在价值链合作中也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增强了农业发展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各方面的可持续性。本报告也据此提出三点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包括加强农产品价值链的专业化和价值链不同环节间的协调,政府投资可将重心放在作为公共产品的基础设施改善上,加快建设非洲农产品绿色通道等。                                              


报告全文可在此下载



联系我们

电话:010-62780582

邮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

邮编:100084

Copyright© 2002 - 2020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