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讯动态

通知公告 更多…
“清华国际关系学科发展论坛2024”成功举办

2024-12-10

20241130日,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国际关系学系主办的清华国际关系学科发展论坛2024”在清华大学甲所第二会议室成功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资深学者,以及《中国社会科学》、《世界经济与政治》、《外交评论》、《国际政治研究》、《国际政治科学》、《世界政治研究》杂志编辑部负责人参加论坛。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副院长、国际关系学系刘丰教授主持开幕式,国际关系学系主任唐晓阳教授致开幕式辞。唐晓阳教授回顾了清华国际关系学科自2007年建系以来的发展历程,展望了学科面临的新机遇和挑战,同时明确了本次论坛讨论焦点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国际关系学科如何平衡学术追求与政策需求。


A group of people standing on steps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A person speaking into a microphone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第一节讨论的主题为国际关系研究的学术化,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刘丰教授主持。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国际关系研究院名誉院长阎学通教授回顾了国际关系学科发展中的学术和政策导向的历史,指出学术研究应保持其独立性和纯粹性,强调了清晰定义关键概念以推动学科突破的重要性。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王正毅教授明确了学术研究在支持有效政策制定中的关键作用,面对全球化和国际关系的新局面,中国的政策制定需要深入的国际关系研究支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戴长征教授讨论了理论导向研究、基于现实经验的政策研究,以及科学范式研究三个方向,强调了平衡学术追求与国家战略需求的重要性。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翟崑教授强调国际关系学与区域国别学的密切联系,并指出要在区域国别构成的世界里探究复杂的国际关系,共同发展中国对外部世界认知的自主知识体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世界政治研究》主编田野教授强调了国际关系研究中概念化的重要性,指出其在识别学科特征、理论发展基础和专业领域话语中的关键作用,并讨论了通过深入分析和创新现有概念来推动学科学术化的必要性。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唐晓阳教授对第一节的讨论进行了点评,对国际关系学术化讨论的三个层面的梳理,强调学术化的目标应当是对知识的追求;其次,指出学术方法可能因学科不同而异,特别是国际关系作为交叉学科的复杂性;最后,讨论了学术环境和职业机制如何影响学术研究方向。

A person sitting at a table with a microphone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A person speaking into a microphone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A group of people sitting at a table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A person speaking into a microphone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A person sitting at a desk with a microphone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A group of people sitting at a table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第二节由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副主任吴日强主持,探讨学术期刊与国际关系研究学术化的话题。《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国际部主任张萍介绍了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国际关系学科的刊物情况,阐明了期刊助力国际关系研究学术化的方向。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副主任、副研究员李隽旸围绕“国际关系学科为何未成为社会科学方法革命的策源地”和“为什么继续使用中文进行学术写作”两个问题,对方法创新的重要性和学术如何丰富语言展开讨论。《外交评论》编辑部主任、编审吴文成则聚焦学术传播方式从“读刊”到“读库”的转变,表示学术传播中心从期刊转移到数据库降低了期刊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对数据库的依赖,对国际关系学科的学术性构成了挑战。《国际政治研究》编辑部主任庄俊举老师在发言中回顾了《国际政治研究》期刊的发展历程,展示了通过专题和专访形式探讨国际关系学科前沿问题的系列成果,强调了期刊在推动国际关系学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副主任、副教授、《国际政治科学》主编漆海霞认为,学科发展中应处理好学术研究与政策研究、学术性与影响力、国关专业与其他专业等多对关系,强调杂志应明确高质量研究的标准,并在学术界形成共识。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孙学峰总结了第二节的讨论,认为国际关系学科面临新兴学科如国家安全学的竞争压力,需与其他学科融合并创新研究方法,同时维护学科独立性和学术品位以保持其学术重要性和影响力。

A person holding a microphone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A person speaking into a microphone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A person speaking into a microphone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A person speaking into a microphone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A person speaking into a microphone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A person sitting at a table holding a microphone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最后,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主任唐晓阳教授主持闭幕式,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国际关系研究院名誉院长阎学通教授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阎学通教授呼吁学术研究应以知识性为首要特征,并强调了期刊在学术界的关键引导作用。他提出了提高中文学术杂志国际影响力的建议,并鼓励期刊间合作创新。本次论坛在热烈的讨论中圆满落下帷幕。




联系我们

电话:010-62780592

邮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

邮编:100084

Copyright© 2002 - 2020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