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新闻

通知公告 更多…
青思智库学者赴江苏启东与上海进行《中国政治经济案例分析》课程调研

2016-12-01

黄天磊 张澄 解俊

 

11月24-28日,清华大学-约翰·霍普金斯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全球政治经济双学位项目候选人暨青思智库学者前往了江苏省启东市及上海市两地,开展《中国政治经济案例分析》课程调研。在国际关系学系唐晓阳副教授的带领下,来自五湖四海的项目学者在两地调研期间走访了地方政府、经济开发区、学校、企业、工厂和金融机构等地,通过与工作在中国经济发展第一线的实干家们进行交流互动,增进了对于中国地方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了解,激发了项目学者们对中国发展面临之机遇与挑战的深入思考。

作为双学位项目的必修课,《中国政治经济案例分析》(Case Studies of Chinese Political Economy)由嘉宾座谈与实地调研两部分构成,意在使双学位项目候选人得以更为深入且全面地了解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现状。此前,《当中国统治世界》作者马丁·雅克及中非农业投资坦桑尼亚公司总经理管善远曾作为讲座嘉宾同项目候选人进行座谈。

一、江苏省启东市
    调研首站,项目学者在唐晓阳副教授的带领下,从严寒的京城抵沪,后驱车前往气候适宜、环境优美的江苏启东。调研首日,项目学者便同启东发改委、商务局、教育局及科技镇长团成员们进行了座谈。在观看启东英语形象宣传片后,各部门代表首先对启东的经济概况、教育特色和营商环境进行了介绍,随后与项目学者们进行了友好、坦诚且深入的交谈。与此同时,同启东科技镇长团的交流过程也使项目学者们对江苏省这项创新政策的认知经历了从陌生到钦佩的过程。科技镇长团是江苏省委省政府为加快科技进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依托高校院所的人才优势、充分发挥镇长团科技人才资源、积极宣传启东的产业定位和科技人才政策,使高校院所与地方之间的产学研得以更为紧密的互动与结合。此外,启东地方教育特色显著、扬名全国。座谈当天,在聆听了教育局领导有关启东教育特色与发展现状的介绍后,项目学者们在当天下午便造访了闻名全国的启东中学,并同国际部的师生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会谈。

 
项目学者和老师同启东发改委、商务局、教育局及科技镇长团成员们进行座谈

 

 
唐晓阳副教授在座谈会上发言
 

项目学者同启动发改委领导合影

项目学者参观启东中学校史馆

项目学者聆听启东中学国际部教师分享故事

在韩华新能源进行调研时,项目学者们参观了韩华工厂,并同企业负责人进行了交谈。韩华新能源公司前身是两家全球认可的光伏企业韩华SolarOne和Q CELLS,2015年合并之后韩华新能源成为了全球光伏行业中新的领军企业。在参观太阳能电池片生产车间时,高度自动化的车间及中韩共同管理的企业结构给项目学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后在拜访拜耳医药保健启东公司时,项目学者们聆听了企业负责人对拜耳启东公司的简介后,参观了拜耳的制药生产车间,了解了工厂的制药过程、销售区域以及拜耳启东同拜耳在华其他分公司的组织架构。

 
项目学者聆听企业负责人对拜耳启东公司的简介

 
项目学者们参观拜耳车间

第一天的考察内容丰富,硕果满满。值得一提的是,在与启东发改委、商务局、教育局及科技镇长团成员的座谈会中,重点介绍了启动八大工业园区建设,可谓是启东一张亮丽的名片。而在众多工业园区中,“吕四”这个名字被反复提及,于是,在第二天伊始,项目学者们便驱车前往吕四港经济开发区,到现场一探究竟。

尽管一路泥泞颠簸,车厢内却讨论热烈。园区负责人给大家绘声绘色地讲解起千年古镇“吕四”的来历,其间林赛蒙、黄天磊等学者积极提问,从项目本身的发展现状,未来愿景,到与启东市政府的沟通互动,再到国内类似大型项目的比较和延伸,学者们和园区负责人就关心的各方面问题交换了意见。窗外一座座园区建筑正拔地而起,孕育着无限发展机遇。一湾深水良港,一片繁荣盛景,一方乐居人民。在“十三五”期末,吕四经济产业区有望形成千亿级临港产业基地雏形。

 
项目学者观看吕四港经济开发区宣传片

最后一站,项目一行人考察了重点旅游项目——恒大海上威尼斯。在启东的寅阳镇寅兴垦区,因为恒大地产集团的介入,一处完全依靠人工,围海7.23平方公里,修建一条长3.5公里的海岸线,形成一块硕大的内海。这处内海有个非常好听的名字——海上威尼斯。考察一行人一进入这个区域,就顿时被蔚蓝色的海水所吸引。项目定位为高档园林水景绿色住宅区。在设计上体现以生态、环保、健康为主题,合理布置建筑,以人为本。特点是户户、栋栋面海临水并设私家码头等。形成一个碧海、银沙、蓝天的度假旅游的乐园。

二、上海市

项目学者一行于25日下午离开启东,途径横跨长江的崇启大桥、上海长江隧道,抵达上海。当晚,考察团一行前往新天地附近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进行参观。

 
项目学者在一大会址纪念馆前合影

 
项目学者参观中华艺术宫

28日,诸位项目学者代表同P2P平台点融网的代表会晤,双方代表进行了轻松友好的交流。此次非正式对话的主要目的旨在洽谈寒假有关金融科技的企业实地考察事宜。对话在新天地SOHO星巴克咖啡进行,双方就P2P业务实质与新发布的监管条例进行了探讨,在P2P“平台化”的合规要求下,行业竞争将更加有序、协调,配套的征信体系也将从企业自发走向行业自觉。最终双方确立了寒假实地考察事宜的意向。

 
项目学者代表同P2P平台点融网代表进行交流

三、项目学者感想

Simon Paetzold:这次去启动的调研留下给我们很深入的印象,让我更了解中国的发 展模式,发现中国当地政府怎么推动经济发展。访问吕四港经济开发区的深海港口时,当地发改委的工作人员向我们具体解释了经济开发区未来发展的计划,让我印象十分深刻。即使到目前为止,吕四港的建设还在实施阶段中,我们还是能够想象建成后这里宏伟的样子,我们还和开发区负责人讨论了这个项目的计划过程和融资结构。这次调研还提供给我们很优秀的机会直接与中国政府官员交流。

邱惠怡:此番江苏启动调研之行中,启东市科技镇长团政策发展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科技镇长团”是江苏省特色,目的是为了“推动政府科技管理工作重心下移与打通科教资源与县域经济发展的‘隔膜’”等。这一点在启东市发展中体现得尤为突出:科技镇长团对于中央政策解读熟悉,同时深入乡镇了解当地产业发展优势,在联结两者之间起到了重要桥梁作用。此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重要体现。调研时间匆匆,如有机会我将再次拜访启东,期望能够从各位科技镇长团中得到更多启发。

Patrick Cho:启东非常注重当地教育系统的发展,并将其视为从低技能型经济向知识密集型经济转型的重要部分。为了更好地了解启东的教育投入,我们一行人参观了启东中学,该校培养了多位国际奥利匹克竞赛冠军,其系列教学课本也被中国大陆高校普遍使用。我们和启东中学国际项目的老师们进行了交谈。该项目致力于国际教育,所有课程均为英语授课,并以英国教育系统为模板。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升同学们的国际视角,也可以作为同学们在当地以高考为核心的典型中学教育以外的另一种选择——许多同学高中毕业后出国读大学。但老师们也指出这样的教学机构有一个主要挑战,即同学们在选择大学时,常常对于外国大学校园生活和文化存在信息不全的现象。老师们认为有必要拥有更多渠道使同学们全方位地了解国际教育。我们还讨论了中国高校教育的改变趋势。虽然早先国外教育在中国被极其看好,但出国读书的相对影响力如今正在下降。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毕业归国和中国本土大学吸引更多数量的外国留学生,国外教育在中国的适应性正在被质疑。因为我们一行人中有些之前有过教学经历、有些毕业于类似高中,所以这次行程让我们更好更深入地对于中国教育系统,其结构性挑战和当地精英学校的成功进行了思考。

黄萧嘉:短短几天的启东调研之行让我们有机会从政府的视角来审视目前中国城市的发展,在调研和座谈中令我印象最深的,除了当地快速发展的现状,就是在通过引进“科技镇长团”来提高当地政府的管理水平和创新活力。“科技镇长团”的成员主要是来自各大高校的教师或大中型企业的管理人员,目前在启东市下属各镇或工业区担任约一年的副镇长。他们作为桥梁引进创新技术和人才,同时作为专家对政府政策的出台提出自己的建议,我认为这是对他们专业和过往经验的有效的利用,但也在思考这一项目的年限是否可以适当放长以使建议更具统筹性、延续性。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启东的发展借鉴和吸取了其他工业区的经验,竭力避免过快、过度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力求实现平稳发展,相信这种较为踏实的方式会为其发展带来更大的正面收益。

Minjoo Jang:在我们同启东当地政府官员进行座谈时,他们试图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的做法让我印象深刻。人们总是普遍认为中国地方政府并不太重视环境保护,所以当我们了解到启东政府对于使用清洁能源高度重视,对化工产业严加监管后,我们无不感到有些惊喜。与启东中学国际部教师们的座谈则在另一方面给了我们不少惊喜。尽管我们看到中国已在如此大程度地接受外国教育模式,而且社会上对国际教育的需求也在井喷式的增长,这场座谈仍然揭露一些中国未来精英们需要重新审视的问题——教育体系能否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产品、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准备好去适应国外的教育环境、国内市场对留学生的需求究竟几何等等。虽然中国在接受国际教育的问题上已迈出了一大步,但不应就此自满,中国应当继续在如何推动真正的精英们为中国社会做贡献的问题上下更大功夫。

 

联系我们

电话:010-62780592

邮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

邮编:100084

Copyright© 2002 - 2020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