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30日,由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对外政策研究中心和《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共同举办的“中国对外援助的战略思考”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清华大学、外交学院、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与贸易大学等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五十余位专家和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国际关系学系主任史志钦教授和《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主任袁正清研究员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由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副主任孙学峰副教授主持。

会议采取论文研讨的方式,共有四位学者分别报告了自己的论文。清华大学庞珣副教授的论文从实证比较研究的角度,运用多层模型对跨区间实践序列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传统援助国和新兴援助国的外援分配动因受“垂直范式”和“水平范式”影响显著,以此解释传统援助国对南方援助国抱有警惕和怀疑以及发展援助的三边协作困难重重的原因。中央财经大学白云真副教授从战略研究的角度对中国对外援助进行了深入分析,他认为中国对外援助的实践应该同国家战略目标结合,提升对外援助的战略能力。与会专家对其提出的中国对外援助的重心应该是东南亚和太平洋的观点进行了热烈讨论。外交学院徐小红讲师探讨了政治腐败与外来援助的经济效用之间的关系,认为受援国的腐败程度越高,其外援的经济效用也越差,并运用了OLS和2SLS模型对假设进行了论证。清华大学唐晓阳讲师运用了案例研究的方法对中国对非农业援助的演变进行了梳理,发现了对非援助的新趋势,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外交学院曲博副教授、中央财经大学李国武教授、外交学院张翠珍副教授和对外经济与贸易大学张海森副教授分别对以上四位学者的论文进行了专业的点评。四位点评人肯定了论文的研究成果,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修改意见。与会的其他专家和学者也对这四篇论文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袁正清主任对会议进行了总结。

本次会议形式新颖、议题紧凑、讨论热烈、交流充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会专家普遍认为论文研讨的会议形式有助于提高会议效率、深化议题交流,希望这种会议形式能够得到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