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5日上午,在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研究中心召开了以“欧元危机背景下的两难困境与悖论”为议题的学术报告会,来自意大利特伦托大学的Luigi Bonatti教授担任本次报告会的主讲人,到场嘉宾包括北京大学郇庆治教授,中国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张健研究员,德国大使馆官员Frederic Maduraud及Susanne Aschi-Glesius,法国大使馆官员Sophie Maysonnave及Yasmine Gouedard,以及清华大学访问学者Manuel Garcia-Perez。会议由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主任史志钦教授主持。
Bonatti教授作为经济学学者帮助大家认识到了欧盟货币体系与欧元背后的深层次经济动机,并从欧盟核心国与外缘国的竞争结构出发分析了意大利等国家陷入困境的原因和核心国家面临的两难困境。他认为,目前危机比较严峻的国家主要在两个方面存在问题,包括政府积累了高额赤字和经济陷入停滞,因此不得不采取紧缩财政的措施控制危机恶化。而德国在应对欧债危机的同时存在许多顾虑,因为对于自身社会经济模式的发展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在嘉宾讨论部分,西班牙学者Manuel对欧盟目前的困境表示出了一定担忧,来自意大利的学生也表达了她自己的切身感受,认为欧债危机确实影响到了青年一代的生活和就业问题,特别是对于危机比较严重的国家而言,因此导致大部分的欧洲人对于欧盟一体化的未来持怀疑和不确定的态度。但是,来自德国和法国使馆的专家学者则从政治立场上表达了他们对于解决欧债危机和欧盟一体化未来发展趋势的乐观态度,他们认为核心国家有信心带领欧洲走出困境,解决当前的争议问题,这是作为欧盟成员国义无反顾的义务,也需要所有欧盟国家协同努力才能够得以实现。来自法国大使馆的Maysonnave女士强调,“欧盟”的创立是非常伟大的理念,尽管欧洲一体化的历程并不顺利,但是在欧盟国家的努力之下,克服了重重困难依然将一体化的历史任务推至今日,是值得大家对此产生信心的事业,她对欧洲一体化的未来充满信心,也希望能够给予更多欧洲人带来乐观的情绪。史志钦教授在会议结束时也表达了作为中国学者对于欧债危机的积极看法,认为欧洲有能力度过此次危机,在解决危机的过程中让欧洲一体化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撰稿人:袁帅
2012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