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新闻

通知公告 更多…
清华国际安全报告课题组被评为2011年清华大学先进集体

2012-06-08

清华国际安全报告课题组成立于2009年下半年,共有8名教师参与,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2人,负责人为阎学通教授。2009年年底,课题组获得清华大学自主科研立项基金社会影响力项目的资助,并启动了清华国际安全报告和清华国际安全论坛两个项目。自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课题组共发布了6份清华国际安全报告(中英文)并组织了7次清华国际安全论坛,逐步把清华国际安全报告和清华国际安全论坛建设成了具有积极广泛影响的知名品牌。

——显现国际学术水准。课题组密切追踪学科前沿,集思广益,协同攻关,提出了不少具有国际水准的新见解和新思路。例如,2010年3月,课题组发布《建设一个不使用核武器的世界》的研究报告,提出了各国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建议。2011年,部分美国学者也发表文章建议美国政府考虑放弃首先使用核武器。2011年7月课题组发布《构建一个和平的中东》的研究报告,提出阿拉伯之春将进一步引发中东地区国内和国家间的暴力冲突,这一判断已为后来埃及、也门和叙利亚的国内局势所证明。为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已于2012年6月正式结集出版全部研究报告。

——社会影响积极广泛。课题组完成的六份研究报告均产生了广泛积极的国际和国内影响。新华社、《瞭望周刊》、《参考消息》、《东方早报》、《解放军报》、Beijing Review、 Global Times等国内主流媒体以及埃及《金字塔报》等国际媒体都对研究报告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报道。例如,埃及《金字塔报》(英文和阿拉伯文)均全文发表了第5期研究报告《构建一个和平的中东》报告。清华国际安全论坛则吸引了大量外交官、专业人士和专业学生的参与。据不完全统计,六次清华国际安全论坛的参与人数总计近1500人,30多个国家驻华使馆的外交官曾参加过论坛,其中俄罗斯驻华武官还做过讨论主旨发言。驻京高校、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机构、国防大学等单位的多位学者都多次主动参与论坛,甚至不少境外的专业学者专程赴京参与安全论坛。

——政策影响已见端倪。研究报告中的诸多分析判断以及论坛组织形式已逐步产生了较为重要的政策影响。、例如,2010年11月课题组发布《建设碳排放公正的世界》报告,提出在减排国际规范上要采取差异原则。2011年的坎昆会议上,中国代表政策建议的核心也是共同但有差别的减排标准。再如,外交部借鉴清华国际安全论坛的形式,于2010年12月推出了外交部蓝厅论坛,其形式、程序和与会人员构成与清华国际安全论坛完全一样。由于清华国际论坛社会影响较大,外交部多次邀请课题组专家参加蓝厅论坛并担任讨论主旨发言人。

 

联系我们

电话:010-62780582

邮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

邮编:100084

Copyright© 2002 - 2020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