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新闻

通知公告 更多…
“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最新进展与发展趋势(2011)”研讨会举行

2011-12-12

2011年12月10日,由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和《国际政治科学》编辑部主办的“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最新进展与发展趋势(2011)”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举行。研讨会得到了王雪莲教育基金的资助。

《国际政治科学》执行主编陈琪副教授主持了简短的开幕仪式,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教授致欢迎辞。阎学通教授在致辞中强调了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并鼓励更多地年轻学者培养理论研究的兴趣,做出更好的研究。

上午第一单元的讨论主题是“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创新的总体评估”,由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张传杰博士主持。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杨原博士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的高程副研究员、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的陈冲硕士生分别就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近年来的总体创新情况、中国地区秩序研究的进展与趋势以及中国国际关系数据库的建设等问题做了主题发言。杨原通过调查数据指出,当前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与美国最突出的差距在于方法论的掌握情况,不过近年来中国学界还是涌现出了不少值得注意的理论创新成果。高程回顾了近来来中国学界对地区秩序尤其是东亚秩序的研究现状,指出加强古代东亚国际秩序的研究有可能是未来一个富有潜力的发展方向。陈冲在发言中强调了数据库对于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并对中国数据库的建设提出了建议。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的周方银副研究员对三位发言人的发言做了点评。他指出,理论追踪不等于理论创新,中国学界应该形成正向的激励机制,推动学者开展更多地原创性研究。

第二单元的主题是“中国当前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由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刘丰博士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李巍博士、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的曲博副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的冯维江博士分别就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发展现状、经济危机与国际关系研究的关系以及国际政治经济学的I4F2分析框架等问题做了主题发言。李巍指出,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在中国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繁荣局面,从历史制度主义的研究路径出发,从事实和经验入手,应该成为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未来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曲博提出,如何正确评估当前全球经济危机对国家权力关系的影响,将是国际政治经济学一个重要的研究议题,因为这涉及到像中国这样的大国是否真的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比如十年内)承担世界的领导责任这样的战略问题。冯维江在发言中指出,在跨学科研究中,应该使用一体化的学科方法,应该在形成一定的理论认识之后再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的徐进博士对三位学者的发言进行了点评。徐进指出,当前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要么太偏政治学,要么太偏经济学,如何更好地融合经济学和政治学的理论和研究路径,是值得学者们探索和努力的一个方向。

下午第三单元的主题是“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前沿领域”,由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漆海霞博士主持。《环球时报》编委王文、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博士刘丰、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博士齐皓、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陈拯以及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法政学院博士柳思思等5位学者做了主题发言,分别涉及社交媒体网络对当前国际关系的影响、国内关于联盟政治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国际机制与国际治理问题、社会化研究的反思、规范传播与圣战等议题。其中,王文指出,最近一年来国际社会之所以会接连出现诸如“阿拉伯之春”、“伦敦之夏”和“占领华尔街”这样的运动,直接源于网络社交媒体的进步。网络2.0时代,社交媒体网络成为影响国际政治的新变量。刘丰则回顾了今年来学界对联盟问题研究的主要议题,并提出联盟具体组织形态的变化、如何瓦解对手的联盟以及中国古代联盟政治的研究这三个议题将是中国学者在联盟理论方面有可能取得突破的方向。齐皓在发言中特别指出,相比较于其他环境治理问题,气候治理的实现难度要更大,然而学界却尚未给出很好的解释和处方,这是中国学者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陈拯强调当前中国有关社会化的研究核心是围绕中国与西方主导的国际社会的关系展开,在这一过程中,研究“国际化”的问题可能比研究“内化”的问题要更有意义。柳思思在发言中指出,语言建构和具体的行为是一种相互建构的关系,在具体的历史进程中,人们的话语使得人们的某种观念不断加强。随后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孙学峰副教授对五位学者的发言进行了点评,在点评中,孙学峰强调判断理论创新的标准应是对现有理论无法充分解释的经验现象给出更具说服力的说明。

随后的自由讨论环节由李巍博士主持。与会的学者和学生就网络社交媒体的作用、理论创新的标准和途径、语言建构与客观行为之间的关系、国际关系研究中访谈方法的使用和适用性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会议的最后,阎学通教授对此次研讨会进行了总结发言。他表示,学术研究尤其是理论研究是一项寂寞清苦的事业,希望有至于从事这项事业的青年学生树立起对学术的信仰,热爱学术,不为眼前的金钱名利所诱。同时,应该积极关心当下发生的事件,认真观察和思考。此次会议回顾和讨论了当前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的许多重要的议题,加强了青年学者之间的交流,将会对未来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进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联系我们

电话:010-62780592

邮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

邮编:100084

Copyright© 2002 - 2020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