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4日,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系委会换届仪式暨2025研究生论坛在明斋247会议室顺利举行。来自国关系的师生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系委会的新老交替,并聆听了研究生同学们最新的学术探索成果。

国关系系委会由学生民主投票产生,是系内师生沟通的重要纽带。自成立以来,系委会始终致力于加强年级联络、推动学术生活和学生文化建设,是国际关系学系学生工作的重要支点。
本次换届仪式由上一届系委会主席杨济鸿主持。新一届候选人依次上台进行自我介绍,表达了自己参选的初心与展望,现场气氛活泼热烈。候选人发言结束后便进入投票环节,所有到场同学积极参与,为新一届系委会选举投下自己的一票。在计票期间,系委会主席杨济鸿回顾了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果与反思,展现了团队合作的默契与担当。之后,上一届系委会指导教师佘纲正老师发表讲话,感谢上一届系委会的无私付出,并为上届系委会成员颁发荣誉证书。选举结果在现场公布,新一届系委会正式产生,成员分别为:王越、魏梦凡、付正、郭丝雨和蒋子桉。最后,新一届系委会指导教师王敏钊老师为换届环节作总结发言,鼓励同学们在自我成长与服务集体之间找到平衡,共同推动国关系向更高处迈进。

在换届仪式后,2025年国际关系学系研究生论坛正式开启。本次论坛由系委会组织举办,旨在为研究生搭建学术交流与成果展示的平台。国关系研究生彭存昱、程语诺、赵金钰、廖芍楠、曲宏媛、刘雨桐、黄瑾参加论坛。国关系吴日强老师和王敏钊老师作为点评人出席论坛。新一届系委会主席王越主持本次会议。

论坛中,七位研究生同学围绕国际政治与全球治理中的热点议题进行了汇报。彭存昱同学探讨了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的动因;程语诺同学分析了以汽车与半导体为例,美国的打压对日本产业的影响;赵金钰同学聚焦于两极竞争与大国管理小国盟友外部安全合作的策略选择,研究同盟及外部安全合作的策略选择;廖芍楠同学从社会运动与教育改革视角,研究香港青年国家认同的演变;曲宏媛同学则从“安全叙事”切入,探讨了生物医药领域转性治理机制的逻辑与局限;刘雨桐同学对比较了人工智能监管模式的国际差异;黄瑾同学关注技术标准竞争的路径,以中日铁路技术标准为案例展开深入剖析。

在每位同学汇报结束后,吴日强老师和王敏钊老师都结合报告内容,从理论架构、方法运用、资料支撑、PPT制作等多个维度给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中肯建议,帮助汇报同学进一步凝练问题意识、打磨论文逻辑、改善展示风貌,也为在场观众带来了宝贵的启发。

本次研究生论坛在热烈互动中落下帷幕。与会同学纷纷表示收获良多,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展示自我、碰撞思想。本次研究生论坛不仅体现了国关系研究生良好的学术风貌,也彰显了系委会在推动学术氛围建设中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