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新闻

通知公告 更多…
2018年清华国关系第四期“学思论坛”成功举办

2018-11-19

姚颖(右三)、土居健市(左三)与部分参加论坛同学的合影

2018年11月15日下午2:00-4:00,清华国关系2018年第四期“学思论坛”(总第10期)在邺架轩书店成功举办。此次论坛是本学期国关系系委会通过清华大学“微沙龙”交流平台开展的第一次学术交流活动。

 

本次论坛邀请到了清华大学发展中国家研究博士项目博士候选人姚颖作为主讲人,日本国际协力机构总部原主任调研员(副处级)、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土居健市(DOI Kenichi)作为评论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张蕾、美国杜克大学硕士李博伦、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鲍志鹏出席论坛参加讨论。清华大学国关系博士候选人张聪主持本次论坛。来自中国、日本、韩国、越南等国的二十余位同学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活动。

姚颖为大家分享了题为“中日对外直接投资的政治社会学——来自缅甸田野实验的证据”的讲座。她指出,调查结果显示,半数以上接受调研的缅甸民众并不反对外资项目,日本投资也并不必然比中资更受欢迎。这一现象和我们“常识”稍有不同。因此,姚颖认为投资的来源国并不是影响缅甸民众对该投资态度的决定性因素。故她在国别之外又增加了公司类型(国企/民营)、当地伙伴(军企/私企)、与民众沟通模式(直接/非直接)作为解释变量。

在研究设计方面,姚颖选择了调查试验(survey experiment)作为检验其假设的方法。她设计了一个调查问卷,将上述四个变量的取值排列组合后形成的8种情境(日本的投资只有民营财团)包含在内,然后利用在仰光大学访学的机会招募大学生作为志愿者,在对志愿者进行培训后让他们利用滚雪球的方法将问卷分发给周围的人。问卷内容为根据上述8种情境设计的“假新闻”,研究者可以通过被试者对这些“假新闻”的反应来分析影响缅甸民众对外国投资态度的因素。根据调查结果,姚颖得出的结论是:(1)半数以上的缅甸受访者对外资项目持支持态度;(2)相对于中国投资,缅甸民众更加青睐日本投资,但是程度差别需要分情况讨论;(3)与缅甸私企合作、与当地社区民众直接沟通的投资项目更受欢迎。


 

之后,土居健市向大家介绍了日本同缅甸经济合作的历史与现状。土居先生指出,日本自二战结束后就和缅甸建立了经济联系。2012年登盛政府上台以来,日本对缅投资和援助速度上升。截至2016年,缅甸成为日本官方发展援助(ODA)的第五大接受国;从2014年开始,日本对缅投资加速,直接投资金额从2014-2015年度的8500万美元上升到2017-2018年度的3.84亿美元。在数据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土居认为随着最近几年日缅关系的发展,日本官民两方都积极地投入缅甸援助和投资;和其他案例相比较,日本对缅“走出去”相对成功。同时他也指出,日本官方作出与缅经济合作的决策有政治方面的考虑,不过日缅合作的长期发展更多取决于日企在缅的商业表现。

在主讲人和评论人发言过后,作为讨论人的李博伦、张蕾、鲍志鹏分别从地理区位对外资在缅甸发展的影响、调查实验方法的优缺点和问卷设计调查的具体操作环节进行评论。姚颖与土居健市也针对讨论人的问题作了回应。

参加论坛的同学们也积极表达观点、参与交流。大家就“债务危机”、中国各类型企业进行海外投资时的不同考量、地缘政治因素对日本选择ODA受援国的影响等问题展开讨论。

最后,论坛的主讲人、讨论人、评论人和部分参加论坛的同学合影留念,论坛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论坛介绍:“学思论坛”,亦即清华国关研究生学术论坛,取意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由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及系委会共同主办的学术交流平台。论坛的主要活动流程分为“主旨讲解”、“论文评议”和“自由讨论”等环节。期间,论坛受邀主讲人将分享一篇包括研究问题、文献回顾、理论假设、经验检验和结论评估等研究程序完整的学术论文,并且分享其在论文写作和发表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挑战,以及在解决上述问题方面的经验与教训。本论坛面向校内外开放,欢迎感兴趣的师生积极参加。)

 

联系我们

电话:010-62780592

邮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

邮编:100084

Copyright© 2002 - 2020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