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新闻

通知公告 更多…
国外观察--《系友通讯》第三期

2015-09-22

 

 目录

格罗宁根大学印象         刘若楠

布鲁塞尔见闻             王垦

老挝啤酒老挝情           赵亮

斯里兰卡大选结果分析     赵亮

 

格罗宁根大学印象

刘若楠

国关系12级博士生

在获得赴格罗宁根大学交换的机会之前,我从未想过会与荷兰这个在旅游节目和书本中出现过的国家有这样的缘分。2014年1月,在张利华老师、Jan Vander Harst老师、Frank Gaenssmantel老师和郑晶老师的帮助下,我登上了飞往阿姆斯特丹的飞机,开始了一段难忘的旅程。

在前往格罗宁根的火车上中,时间似乎过得特别快。也许是从未离开中国太久的缘故,我一直觉得荷兰的国土仿佛比我想象的更加“袖珍”。可能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所接触的荷兰人大多非常关注外面世界的变化,很多时候比一些美国人的目光更为开阔。用一个荷兰学生的话说,我们的国家太小了,不了解世界的变化我们就无法立足。当然,我们不可否认欧洲社会的运转乃至人们的生活都已经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模式,有些固有的观念也不是短时间就能改变的,但是他们对新事物有兴趣,有求知欲,也有疑惑。宿舍管理员Elke是一个在荷兰北方乡村长大的女孩,她常常向我问起在中国学生们是怎样渡过研究生阶段的,找工作的压力大不大,为什么中国的留学生不太喜欢和他们交流。

在学术研究方面,格罗宁根大学也越来越关注中国崛起及其带来的东亚格局的深刻变化。2013年,这里成立了东亚研究中心,由曾任荷兰驻蒙古首席外交官,也是人类学学者的Tjalling Halbertsma博士担任主任。我在这里访学的春季学期,该中心举办了多种活动,除了一般性的学术讲座之外,还邀请了拍摄中国环境问题纪录片的导演、出版关于朝鲜著作的作者等各类东亚观察者分享他们的观点。在这些活动的现场,也常常能见到以中国和中欧关系为研究兴趣的老师们的身影。2014年,该中心已经开始招收东亚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了。

中国崛起的影响不仅投射在年轻一辈学者的研究兴趣上,也反映在一部分资深学者近年来的关注中。历史学出身,以印度尼西亚为主要研究方向的Hans Meijer老师也转向关注中国,开设关于中国与东亚的专业研讨课。我选修了这门研讨课并参与了每次课程的讨论。Meijer老师的认真程度令我惊讶,我本以为课程论文的研究大纲交上去,就万事大吉,可以开始动笔了,没想到Meijer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一边说要怎么改文章的结构会更好,另一方面递给我一份被修改得“面目全非”的研究大纲。不仅如此,整个课程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与Meijer老师讨论了不下4次,每次涉及的内容大到文章结构,小到英文中the的用法。在这样的交流中,我感觉到荷兰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上的投入和专注,也了解到教育背景和学术氛围的差异对中欧学者写作思路的影响,更通过表达和讨论不断梳理着自己的研究思路。我为申请今年9月赴美联合培养而写的研究计划中,有不少内容都受到了与Meijer老师讨论的启发。

既然来到了荷兰,在书本之外,更有必要认识眼前的这个国家。因此,我选修了另一门课,荷兰文化与社会。在课上我了解到由于英国的影响深远,在荷兰这么小的国家也有“少数民族”聚居地(即弗里斯兰省)和特有的语言。在艺术方面,此前我对荷兰文化艺术的了解仅仅停留在梵高的向日葵上,实在惭愧。其实,在荷兰国内,伦勃朗的艺术地位似乎比梵高更高。他生前的许多创作都已广为人知,其中一些更是开创了新的绘画风格。令我尤为钦佩的是,伦勃朗虽然是一个新教徒,却并创作了不少天主教题材的作品。在宗教冲突动辄引发血雨腥风的17世纪,宗教宽容的精神难能可贵,这也得益于荷兰艺术至上的创作氛围。临行之前,我再次来到阿姆斯特丹,参观了坐落在运河之畔的荷兰国家博物馆。伦勃朗的著名画作“夜巡”(Night Watch)被摆放在博物馆二层大厅的正中央。在这里,即使从未真正了解过荷兰的参观者,也会被其以绘画铸就的艺术灵魂所触动。

在夏日漫长的午后,轻快流淌的运河给这座欧洲古城增加了些许灵动。在长椅上休息,人们享受着周末的惬意。我的荷兰之行从阿姆斯特丹开始,也从这里结束。飞机起飞之际,绚丽的花田、交错的运河和宁静的牧场慢慢融汇成海上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不由得将它轻轻地收藏在心里。

 

布鲁塞尔见闻

王垦

国关系11级博士生

2013至2014年,我在比利时鲁汶大学学习了一年。

从北京到纽约,早已习惯了“钢筋水泥”的“丛林生活”;从普通话到英语,目前为止从没碰到过语言交流障碍。本以为自己长年在外国学习的经历肯定会让自己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生活游刃有余,却未想到还是经历了一系列心理和身体的不适应。连月阴雨的天气使我的腿患复发,有太阳的日子就是上天的恩赐;生活在语言不通的环境使最基本的认路、买菜都困难重重;很努力要融入周遭的环境,又发现经常一天之内要转换法语、荷语、英语三种语言,于是在恍惚中错乱。虽然心中不免挫败和失落,却在每次被问到“更喜欢美国还是欧洲”时,更倾向于选择后者。我想,可能是因为我更爱那些有百年历史的精美建筑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每次路过鲁汶老市政厅时都会忍不住驻足,面对这座雕刻精美又气势磅礴的建筑,总有一种和百年历史对话的冲动。

作为一名中国留学生,在布鲁塞尔学习一年感受最深的当属比利时人或者欧洲人眼中错综复杂的“中国印象”。2014年2月23日,来自中国四川的一对大熊猫“星星”和“好好”落户比利时天堂动物园。中国大熊猫的海外居住地已达10多个国家,但比利时和中国此次签署了长达15年的大熊猫合作协议,还是创下了大熊猫租借时间长度的记录。中国大熊猫抵比之日,比利时首相亲往机场迎接,另有警车开道护航。不少媒体称“星星”和“好好”享受了“元首级待遇”。其实,在这对国宝抵比之前,比利时国内就已掀起了不小的风波。先是耗资800万欧元为这对“熊猫夫妇”打造新家,而后的落户问题引起了荷语区和法语区的争执,临近“熊猫夫妇”到达之时比利时警察协会严厉指责“由4名联邦警察从机场护送大熊猫到动物园”这样的行为实属小题大做。可见,国宝们还未出国就已变成了别国政党政治斗争的工具。

2014年1月19日,华人登陆安特卫普市百年纪念日。安特卫普MAS博物馆里展出了珍贵的旧照片和文件、影像资料,直观且全面的展现了一百年来中国人民在比利时拼搏奋斗的历史。当天还有中国传统的舞狮、民乐、剪纸、泥塑等精彩表演,吸引了很多当地居民驻足观看。2014年2月,按照惯例,每年比利时各大区的德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组织庆祝春节活动,外国学者、学生也是重要的观众群体。影响力最大的事件当属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比利时,比利时皇家空军护航,首相亲自到机场迎接,国王在皇宫设宴接待。如此高规格的接待足以显示出比利时对中国的重视。简而言之,从宏观层面看,中国对比利时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另一方面,日常学习、生活的点滴,微观层面的感受更加真实而具体。鲁汶大学举办的两场讲座让我印象深刻。一个讲座分析“中国与比利时城镇化对比”,另一个系列讲座有关“如何在中国做生意”,前一个讲座参加者寥寥无几,后一个讲座则是场场爆满、座无虚席。在旁听社科学院开设的国际关系课程时,我发现同学们除了对达赖有些印象之外,对中国的其他方面的事情了解少之甚少。不过,荷语鲁汶大学开设了四门与中国密切相关的课程,分别是有关中国的经济、政治、法律和哲学,同时荷语鲁汶大学也是比利时仅有的两所设有汉学系的大学之一。

有一件小事总是挂在我心头。初到比国,在公交车上遇到一个比利时小男孩,主动用日语和我打招呼,并做出日本人见面打招呼的尊敬动作。小男孩一脸真诚,毫无逗乐打趣之意。而后走在马路上经常被误认为是日本人的尴尬让我的心情有些沉重。导师告诉我,“比利时人,尤其是年轻人,非常的崇敬日本文化。日本文化在比利时社会的印象总体是很积极的,而大部分比利时人对中国的印象则是廉价质量低的商品来源地。”在之后的学习中,我越来越深地感受到,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性不断增加,大部分国际事务的解决都需要有中国的参与。“中国声音”虽然成为绕不开的因素,却并不被欧洲社会真正了解,这一点是我在安特卫普大学上暑期学校时感受最深。课程围绕“对外援助的政治与经济”主题讲授,大部分学员都对中国在国际援助体系中的行为感兴趣,却很少有人真正了解中国的对外援助。来自欧洲国家的学员往往对中国的援助行为持批评态度,而来自非洲国家的学员却会积极维护中国。在我看来,不论是批评还是维护,并不单纯是因为国家间利益的冲突,而是存在更深层次的历史文化背景差异。时至今日,南北方国家之间不缺乏沟通的桥梁,但要做到相互了解、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布鲁塞尔的一年学习生活使我感受到,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在经济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还只是刚刚起步。由此感到,所谓“中国梦”,在国家层面,应该是指中国要做一个受人尊敬的大国;在个人层面,应该是要做一个受人尊重的中国人。但若不被世界了解和理解,又何谈尊重?

老挝啤酒老挝情

赵亮

国关系06级硕士生

 

因工作的关系,我曾经担任了近2年的中国进出口银行老挝主管经理,去过老挝四次。每当乘坐的航班临近降落在万象机场的时候,心中就不由得想起了清爽可口的老挝啤酒。

记得初次“邂逅”老挝啤酒,是在老挝财政部的宴请会上,刚开始并没有被它朴素的外表所吸引,但当酒倒出后,大量腾起的气泡随酒伴出,气泡间的撞击声扩张得如同广告里的一般,举起杯子,酒的颜色很透亮,并且仍伴有小股气泡涌动着。喝上一口,甘冽的口感沁入心脾,就一个字:“爽”!夏日炎炎中,心头的那股燥热登时消逝得无影无踪。

经询问,才知道老挝啤酒之所以能如此清爽甘醇,得益于老挝自身特有的地理环境。老挝人喜食糯米,历史上的老族的是以糯米为主要食物的民族,老挝产的糯米有一种特有的清香,把蒸熟的糯米饭揪出一小块,搓成一个小球,放入嘴里,嚼起来很是筋道,这样上等的糯米作为酿造原料,也就不难理解老挝啤酒这么“与众不同”了。

在老挝,老挝啤酒堪称“国宝”,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甚至每年泼水节都会有老挝啤酒小姐的选美大会。在与老挝人交流中,一提起“Beer Lao”, 平日里一贯低调谦和的老挝人大都会露出自豪的神情,初次见面的拘谨即刻散去,双方间的亲近感一下子拉近了很多。赶上周末或节假日,老挝人大都喜欢乘船聚餐。船上摆着具有当地特色的“老挝火锅”,配上自产的香肠、野菜,当然也少不了主角“Beer Lao”。与中国人频繁敬酒不同,老挝人喜欢喝慢酒,我的一位老挝朋友曾戏称老挝的国名“Lao. PDR”就是“in Lao, please don’t rush”的缩写。坐在船上,大家谈笑着,品尝着,有的船上配有卡拉OK机,人们喝到兴头上还可以站在船头高歌一首,看着湄公河两岸的景色徐徐而过,疲惫的身心得到了彻底的放松,也好像理解了老挝人为什么平日里总是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

与东南亚其他国家不同,老挝是一个全民信仰佛教的国家,也许以慈悲为怀的佛教对老挝人影响很大。老挝在历史上没有对外征伐争霸,也没有太多历史荣耀。长期以来,老挝仅仅是由自北向南的琅勃拉邦、万象和占巴塞三个邦组成的松散国家,这与追求地区主导地位的越南、泰国很不相同,也与有着高棉王国光辉记忆的柬埔寨不同,但也许恰恰是这种追名逐利的追求感的缺失,造就了老挝人平和怡然的处世心态和“小国寡民”的幸福感。希望大家有机会都能来到老挝看一看,尝尝别具一格的老挝啤酒,感受一下不一样的老挝风情。

斯里兰卡大选结果分析

赵亮

国关系06级硕士生

一、大选结果及特点

2015年1月9日,斯里兰卡总统大选结束,反对党总统候选人,原政府卫生部部长迈特里帕拉•西里塞纳(得票率51.28%)击败现任总统马欣达•拉贾帕克萨(得票率为47.58%)当选斯里兰卡新总统。

 

纵观此次大选的全过程,体上有三个“出乎意料”。

第一,大选提前举行。根据斯里兰卡宪法,总统任期为6年。拉贾帕克萨于2005年首次当选总统,2010年连任。因此,其总统任期本应于2016年结束。但2014年11月20日,拉贾帕克萨突然宣布提前举行总统大选,他本人竞逐第三个总统任期。当时有分析认为,这是他对本人目前的支持率抱有很高的信心,才导致其决心提前举行大选,企图一举奠定胜局。

第二,执政党内部急速分化。2014年11月21日,原本与拉贾帕克萨同属执政党自由党的西里塞纳宣布倒戈,辞去自由党总书记和政府卫生部长职务,转投反对党统一国民党,并成为斯里兰卡反对派共同的总统候选人。不仅如此,近20余名原自由党内阁部长及政府高官纷纷倒戈,宣布支持反对党,使得原本毫无悬念的大选一下子胶着起来。

第三,政权平稳过渡,选举结果出炉后,拉贾帕克萨承认败选,并搬出总统府,西里塞纳宣布出任总统,并将组建新的政府,斯里兰卡国内局势尚处平稳。

二、拉贾帕克萨败选原因

斯里兰卡政党格局大体上分为四类:

原执政联盟——以斯里兰卡为主体的自由执政联盟。自由党为1951年9月由所罗门•班达拉奈克创建,曾于1956、1961和1970年三次执政。

统一国民党,本次胜选政党统一国民党是由以唐•斯蒂文•森纳亚克,于1946 年9月,以国民大会党与僧伽罗大会党等几个政党合并而成。现任领袖为拉尼尔•维克勒马辛哈,也就是本次斯新内阁总理。该党与自由党的群众主体均是信仰佛教的僧伽罗人(约占斯总人口70%以上)。自斯独立以来,自由党与统一党轮流执政,形成事实上的“两党制”政体。由于统一国民党的起源以及在国际上加入了国际民主联盟(IDU) ,因此,普遍被视为较为保守的政党。

泰米尔全国联盟(约占斯总人口12%以上),主要支持力量集中于斯北部泰米尔人聚集区,主张泰米尔人具有民族自决权,呼吁政府保护泰米尔人权利。

其他小党。其他政党多采取与自由党或国民党组成联盟的形式对政府决策产生影响,较有影响的政党如人民解放阵线(原锡兰共产党)、全国僧伽罗僧侣党、锡兰工人大会党、穆斯林大会党等。

 

斯里兰卡统一国民党logo

拉贾帕克萨及其领导的自由党于2005年当选执政。在任期间,拉贾帕克萨成功地结束了内战,实现斯里兰卡国内经济快速发展,但同时,他不断任命家族亲信进入核心部门,巩固家族统治。 此次“出人意料”的败选可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大体上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其败选原因:

一方面,拉贾帕克萨及其自由党在竞选期间,主要强调了两大政绩:结束内战和发展经济。的确,2009年消灭泰米尔猛虎组织,彻底结束内战是拉贾帕克萨2010年胜选的主要来源。但是,时至今日,这份战争红利已经消退。不仅如此,内战期间斯里兰卡政府对猛虎组织的剿灭还引发了英美等国的人道主义压力以及国内泰米尔人的仇视。在这次竞选最胶着的时期,国内第三大政党泰米尔全国联盟在投票前的最后时刻投向了反对党,泰米尔全国联盟的表态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决定性力量,决定了斯大选的最终结果。而执政党引以自豪的“经济成就”也因反对党在政府腐败、物价膨胀、失业率较高以及地区发展不平衡等攻击下,显得黯然失色。

 

斯里兰卡前总统拉贾帕克萨

另一方面,对拉贾帕克萨家族势力膨胀的担忧,是此次反对派能够迅速集结,并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各反对势力在拉贾帕克萨提出提前大选后迅速形成了政党联盟,并由无过多争议的原自由党总书记西里塞纳出任总统候选人,并引发多位内阁成员倒戈,在最短的时间内提振了反对力量的士气和声势,最终赢得了大选。

三、斯里兰卡大选后政局及对中斯关系的影响

斯里兰卡大选结果出炉后,受到了各国媒体普遍关注。一些西方媒体认为,由于中国在拉贾帕克萨执政十年期间投入了大量资金,成为该国最大的投资者、头号政府贷款国和第二大贸易伙伴, 而且拉贾帕克萨政府执行倾斜中国的外交政策,如2014年曾允许中国潜艇停靠科伦坡港2次,因此,中国在斯里兰卡的影响力将受到较大程度的打击,因为西里塞纳在竞选期间曾宣称要与印度、中国、巴基斯坦和日本建立“均等关系”,同时批评政府用外国信贷建设的项目(这被西方媒体认定为在含蓄地批评中国),这些都被作为支持上述论调的例证。同时,也有部分媒体认为,斯里兰卡对华政策不可能发生180度的大转弯,斯里兰卡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中国的支持,西里塞纳也澄清并非叫停中国公司投资的项目,而是要求更严格地审查环保标准。甚至有网上言论认为,这只是反对党的竞选策略,如2011年9月,赞比亚反对派领袖萨塔大选获胜,其在竞选时期,曾多次严厉批评中国“接管”赞比亚的劳动力、“掠夺”赞比亚铜矿资源,甚至提出若当选,将与台湾建交,但上任后第一项外事活动就是在官邸召见中国大使,也没有指责中国。

笔者认为,这两种言论都有些“言之过早”,斯里兰卡政局的发展和对华关系的走势应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的变化情况:

第一,斯里兰卡政体改革和反对党联盟内部的政治妥协能否顺利完成。

大选结束后,新任总统西里塞纳在就职仪式上表示,他将实施“百日变革”计划,进行宪法和政治改革,实行总理制等变革措施。因此,斯内阁仅为临时性质,且执政主要重点在于为百日之后(即2015年4月)的议会选举,后续的斯里兰卡政局走向仍不明朗。应该注意到,此次反对派之所以能够获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能够在反对原总统拉贾帕克萨连任的问题达成共识,并迅速整合成统一的反对力量。然而,“同患难易,共富贵难”,临时倒戈的自由党成员能否与统一国民党在政府组阁上做出满意的政治安排,与僧伽罗族有巨大的矛盾的泰米尔全国联盟能否在选后拿到足够的政治兑现,都将成为新政府的难题。可以预见的是,统一国民党必将利用目前的执政地位及新成立的反腐委员会,启动针对前总统的贪腐调查,争取议会选举中的有利地位。

此外,作为原自由党的总书记,西里塞纳曾至少分别于2007年和2010年两次访华,我国驻斯里兰卡使馆与他也有过接触,相信他对中国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我国外交部有一定的渠道与其沟通。 因此,在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初步的解决前,短期内斯里兰卡新政府对华政策发生重大变化的可能性较小。

第二,拉尼尔•维克勒马辛哈及统一国民党对华政策如何。

媒体大量关注斯里兰卡新总统西里塞纳。但笔者认为,从长期来看,新任总理统一国民党主席拉尼尔•维克勒马辛哈及其政党核心成员的意见才是决定斯里兰卡对华政策的“关键因素”。

拉尼尔•维克勒马辛哈(Ranil Shriyan Wickremasinghe),1949年出生于斯名门。他曾于1993年5月至1994年8月、2001年12月至2004年4月,两次任斯里兰卡总理。

 

维克勒马辛哈是斯前总统贾亚瓦德纳(1978-1988年任期)的侄孙,毕业于科伦坡大学法律系,被认为是斯里兰卡知识精英的代表。他于1979年8月就访问过中国,并于2003年8月以总理身份访华,会见了前国家主席胡锦涛。他在会谈中表示,“与中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是斯里兰卡历届政府的政策。与中国发展全面合作对斯里兰卡经济和社会发展非常重要。我们希望不断深化双方在经贸等领域的全面友好合作。”

第三,拉贾帕克萨及自由党的后续发展情况。

虽然拉贾帕克萨及自由党输掉了总统大选,遭到了重大政治挫败,但是应当看到,此次选举拉贾帕克萨的得票率为47.58%,仅输掉了3.7个百分点,这说明他还是有一定的民众支持率的,其南部地区的“铁票”还没有大量流失,而且自由党仍是议会重要的政治大党。如果此次败选,没有造成新的分裂,自由党能够吸取教训的话,应该仍是斯里兰卡政治格局中的重要政治力量,对斯里兰卡外交政策仍会有一定的影响。可以预见,2015年4月的国会大选将是该政党真正的“生死战”。

第四,各大国势力对斯里兰卡新一轮博弈情况。

中国与斯里兰卡于1957年2月7日建交。建交以来,历届斯里兰卡政府都奉行对华友好政策,两国有着长期友好交往传统。此次上台的主要反对党统一国民党,历史上曾多次作为斯里兰卡的执政党,执政时期均执行对华友好政策。新任总统西里塞纳和总理维克勒马辛哈均有访华经历。斯里兰卡大选结束后,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均于第一时间致去贺电,表示愿继续与其发展两国友好关系。斯里兰卡新内阁成立后,我国驻斯大使分别拜会了斯新任总统和总理。

但也应注意到,西里塞纳在竞选期间曾提出,要与印度、中国、巴基斯坦和日本建立“均等关系”,恢复到过去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并将首次国事访问确定为印度。总体上,在斯大选后的3-6个月内,应是较为平静的时期。在这段时期内,美国、欧盟、印度以及日本等各方对斯政策和所采取的外交行动也将会影响斯后续外交政策及对华关系的发展。

马克思﹒韦伯政治学理论中有一个“恩庇-侍从”理论(Patron-Client),并分为传统型“恩庇主义”和近代国家化后的“新恩庇主义”。“新恩庇主义”的特征有:政治权威以给予和获取恩赐为基础,领导者诉诸于恩庇关系来获取或维持政治支持;领导者根据特权地位来分配国家资源,因而导致公共和私人领域界限的严重混淆;权力高度集中化,通常是指在首都城市的总统(或总统家乡)周围;非正式的政治权威与科层制体系共存。应该指出的是,恩庇权威并非腐败、恶治和暴力的同义语,它更多地被理解为是一种独特的权威形式和合法性来源。

目前,我国企业在具有“恩庇主义”特征的国家开展海外投资和工程承包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从现有的国家风险指标来分析,有相当一部分“恩庇主义”国家的指标并不差,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保持着一定的增速,政府决策与行政能力相对“高效”等等。因此,对于很多中资公司而言,这类国家真是食之有风险,弃之很可惜,看到一家中国公司获利,往往会云集大量中国公司蜂拥而至。由于执行海外项目的主体大都是大型国有公司,一旦出现此类问题,相关项目不仅不会成为双边关系发展的黏合剂,还会成为两国关系烫手的“山芋”。

因此,应当增加从政治学视角对国别风险的分析纬度,诸如对小型国家,新独立国家,战后(灾后)重建国家、军管政权国家等不同政治生态与社会发展阶段的对应模式和相应的评估体系,丰富以政治经济指标和案例统计为基础的国家风险模型内涵,增强政府及政策性金融机构对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引导效应。

 

 

联系我们

电话:010-62780582

邮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

邮编:100084

Copyright© 2002 - 2020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