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新闻

通知公告 更多…
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学习心得

2013-10-29

我是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的硕士研究生。2011年秋季学期我选修了为期两周的《中欧关系研究》课程,此课由来自格罗宁根大学(Groningen University)的Jan van der Harst教授和Frank Gaenssmantel博士讲述欧盟热点议题,中国与欧盟政治经济关系现状。这个课程是清华大学与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签署的《清华-格罗宁根中欧关系研究合作项目》的内容之一,此项目于2011年9月开始,至今已经开展三年。《中欧关系研究》课程主要是希望通过教学与研讨激发清华大学的学生对欧洲研究和中欧关系研究的兴趣。该课程的结课方式是呈交一篇涉及欧洲研究或中欧关系主题的英文论文。由两位主讲教师评选一篇优秀论文,授予奖学金并提供一学期的格罗宁根大学交换学习机会。本人荣幸地获得了这个交换学习的机会,于2012年9月至2013年1月,前往格罗宁根大学学习。

格罗宁根大学的学习氛围、师资水平、多元的选课资源、授课方式、国际学生的互动、格罗宁根市的宜居环境等,都是不可多得的经验,使本人开拓了视野。学习之余,我游览了欧洲几个国家,进行了论文研究的调查访谈和材料的搜集。

格罗宁根大学位于荷兰北部格罗宁根省的格罗宁根市,该市以开明的“左派城市”著称,也是围绕着大学社区的发展而兴起的。与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对接的荷罗宁根大学国际关系与国际组织学系拥有优秀的师资团队,许多教授曾任或现任欧盟机构的职务,他们的个人背景和经验,丰富了授课内容。本人选修了几门英文授课的课程,包含《荷兰研究》、《荷兰在欧洲与美国之间的立场》、《民族与文化政治》,同时旁听了《欧盟研究》课程。一般来说,教学方式通常是老师课前指定或推荐多篇文章让学生阅读,课堂上进行讨论或辩论,教师十分强调学生发言和意见反馈。师生之间保持对等友好关系,有时候还会组织全班学生一同骑自行车外出教学。同学之间也常自发地组织“读书会”或“重点学习会”,不仅相约在食堂或咖啡馆讨论,也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分组讨论。国际学生之间通过学生会搞一些学术和文化交流活动。

本人不谙荷语,但在荷兰的学习、生活或旅行不感困难,因为荷兰小至孩童、大至老人,几乎人人会说一口流利的英文。我接触的荷兰人也十分友善,总是主动积极地提供帮助。

格罗宁根市位于荷兰与德国边境,同时邻近海岸,自行筹划一日或短期的大巴旅游很是方便。此外,荷兰境内火车交通十分便利,从市区乘坐火车到比利时或卢森堡,四、五个小时就能抵达,远至巴黎也只要半天时间。在荷兰生活,自行车是不可或缺的代步工具。游览荷兰城市,可以带着自行车上火车,到达目地城市骑着自行车自助游。即便是大雪纷飞的日子,仍可看见荷兰居民不费吹灰之力地在及膝的雪中骑车奔驰。除了自行车外,荷兰的另一个重要的交通工具就是运河上的船。荷兰各主要城市都有运河交织其中,格罗宁根市也不例外,别致的船屋构成秀丽的景致。漫步在街道或运河旁,感觉十分惬意。在这里可以发现荷兰人注重学习和休闲并进,许多学生组织筹办休闲活动,如单车骑行、划船、滑冰或是短程郊游。格罗宁根市区的农贸市场提供的蔬果鱼肉,比超市新鲜而便宜。对囊中羞涩的学生来说,自行采买食材料理下厨,更能节省开销,毕竟欧洲国家的物价消费水平还是比较高的。

本人在荷兰开展论文调研过程中得到了一些单位的协助。许多一手材料的搜集或二手材料的整理,得到受访组织和受访人员的英文说明解释,克服了荷语不通的障碍。在调研过程中,我接触当地人的机会较多。通过与不同背景的荷兰人沟通,发现了荷兰人幽默风趣的一面。

总之,格罗宁根大学提供的奖学金和交换学习经验对我而言是非常宝贵难得的。能够在研究生阶段出国学习,接触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研究视角和丰富的学术资源,对于本人的历练和研究成果的完善都有极大的帮助。

  许宛伶

联系我们

电话:010-62780582

邮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

邮编:100084

Copyright© 2002 - 2020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