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6日-6月30日,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二十一届“国际关系研究方法讲习班”顺利举办。在五天时间中,讲习班共开展了从研究方法到研究模型的10场专题讲授,来自全国各地的上百位学员线下参加了本次学习。在讲座现场,同学们与老师积极交流互动,气氛热烈。在6月26日的课程中,孙学峰老师和庞珣老师为同学们进行了讲授。孙学峰老师介绍了社会科学研究设计的核心环节,解释了如何提出一个好的研究问题和如何提供合理的研...
清华新闻网7月6日电(记者 黄斐 通讯员 李欣遥)7月2日上午,由清华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协办的第十一届世界和平论坛在清华大学主楼拉开帷幕。国家副主席韩正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本届论坛以“求共识、促合作、稳秩序、护和平”为主题。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发表午餐演讲。新开发银行行长、巴西前总统罗塞夫,俄罗斯前联邦安全会议秘书伊万诺夫、印尼前外长维拉尤达等外国前政要、各国驻华使节、专家学者等400...
2023年5月11日下午,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2023年第二场研究生论坛顺利举行。本场论坛由国际关系学系系委会组织,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副教授佘纲正、清华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研究陆洋出席点评。韩思雨、王安妮、谢瑞鸿、万方达、唐理浩、刘伊雅、李颖等同学参与论坛并汇报。韩思雨结合欧洲能源危机背景,提出欧洲可再生能源政策具有削弱俄罗斯地缘政治影响力、促进欧盟内部一体化、加剧中欧能源产业竞...
2023年4月27日下午,在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系委会的组织安排下,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了2023年首场研究生论坛。本场论坛邀请到了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唐新华老师、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石岩老师进行点评,蔡子木、屈思博、程梅兰、陈政恺、李海瑄、张子牧、郑建德等同学在论坛上分别就自己的研究进行了汇报。本场论坛于明斋349举办。蔡子木对美国盟国对华半导体政策...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国际关系学系学术思想交流会于2023年4月22日在邺架轩成功举办,会议由国关系邢悦和漆海霞老师主持,社科学院与国际关系学系校友、师生共计50余人到场,回顾探讨了刘江永、张利华两位教授的学术研究和教育思想,取得圆满成功。社科学院欧阳沁书记首先发表致辞,在喜迎清华大学112周年校庆的美好日子里,欢聚一堂,一起分享国际关系学系两位荣休教师,张利华教授与刘江永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优秀的品格。两位前...
2023年4月1日清华大学社科学院中美关系研究中心举办大国高科技博弈研讨会,发布了《法律武器化——美国围堵打压外国公司的缘起与手段》研究报告。会议由中美关系研究中心主任陈琪教授主持,邀请到外交部、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中央网信办、市场监督总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启元实验室、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等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及华为公司...
3月30日,首场“全球事务讲坛”在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简称“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能源环境楼报告厅举行。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中日关系史学会副会长刘江永受邀作“中日关系中的钓鱼岛问题”主题讲座。深圳大学城师生、清华大学校友等200余人聆听讲座。活动由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院长张传杰主持。刘江永作主题讲座首场“全球事务讲坛”现场刘江永从钓鱼岛的历史归属问题出发,通过丰富翔实的史料、严谨细致的考证,...
课程教学是实现“三位一体”教育理念的基本载体,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为加强课程建设,充分发挥课堂育人的主渠道功能,促进课程持续改革和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清华大学一直采取多种激励措施促进课程建设,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带动全校课程建设工作。根据《清华大学精品课评选办法》,经院系初评、教务处和研究生院评审认定、学校教学委员会2022年第5次会议审议通过,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国际关系学系4门课程获2022年...
我系陈琪教授荣获清华大学第十八届“良师益友”称号。清华大学“良师益友”评选是研究生会于1998年发起的活动,由广大研究生同学投票选出心目中“立德为首,学高为师,教益为友,育人为本”的优秀教师代表。第十八届“良师益友”评选活动为期四个月,历经了预提名、正式提名、复评投票、结果核查等环节,共评选出39个院系的47位教师当选“良师益友”
近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公布100位第十三批首都市民学习之星名单,清华大学教授刘江永榜上有名。自2003年进入清华任教以来,刘江永潜心从事国家安全理论和日本方向的研究。迄今为止,他单独及合作著书40余部,发表论文及时评文章500余篇。到清华大学以来,他的研究成果屡获奖项,其中包括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三次(其中一次集体合作)、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中组部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一部专著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