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 创新 国际化
推动清华国关实现内涵式发展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的教学研究工作起步于1993年12月成立的国际政治教研组。教研组由李润海教授任组长,下设在人文社科学院哲学与社会学系。1997年1月,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简称国际所)成立,薛谋洪大使任所长。2000年7月,阎学通教授调入国际所,先后担任常务副所长和所长,国际所发展加速。2003年获教育部批准的国际关系二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并开始招收本科生。2007年12月组建国际关系学系(简称国关系),阎学通教授任系主任。2010年10月,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创立(2015年更名为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阎学通教授任院长。2011年3月获教育部批准的政治学一级学科学位点,国...
国际关系学系是清华大学政治学学科建设依托单位,主要从事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安全、外交学、大数据与国际关系、国别区域等教学和研究,是国内从事国际问题教学和研究的重镇。
1993年,清华大学成立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在学院下设立哲学与社会学系,在系下设立国际政治教研组,李润海先生担任系主任和教研组主任。
1997年,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成立国际问题研究所,著名外交家薛谋洪先生担任首任所长。
2000年7月,阎学通教授从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调入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常务副所长和所长,国际问题研究所发展加速。
2003年,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创立社会科学实验班,国际政治成为本科专业之一,增设国际关...
课程教学是实现“三位一体”教育理念的基本载体,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为加强课程建设,充分发挥课堂育人的主渠道功能,促进课程持续改革和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清华大学一直采取多种激励措施促进课程建设,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带动全校课程建设工作。根据《清华大学精品课评选办法》,经院系初评、教务处和研究生院评审认定、学校教学委员会2022年第5次会议审议通过,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国际关系学系4门课程获2022年...
我系陈琪教授荣获清华大学第十八届“良师益友”称号。清华大学“良师益友”评选是研究生会于1998年发起的活动,由广大研究生同学投票选出心目中“立德为首,学高为师,教益为友,育人为本”的优秀教师代表。第十八届“良师益友”评选活动为期四个月,历经了预提名、正式提名、复评投票、结果核查等环节,共评选出39个院系的47位教师当选“良师益友”
近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公布100位第十三批首都市民学习之星名单,清华大学教授刘江永榜上有名。自2003年进入清华任教以来,刘江永潜心从事国家安全理论和日本方向的研究。迄今为止,他单独及合作著书40余部,发表论文及时评文章500余篇。到清华大学以来,他的研究成果屡获奖项,其中包括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三次(其中一次集体合作)、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中组部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一部专著入...